整合成為稀土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3-07, 週五 14:16
- 作者 HJF
- 點擊數:313
回顧近幾年,稀土行業的發展像被霧霾“鎖住”的天空,發展道路並不清晰。稀土價格暴漲暴跌,稀土開采環保問題凸顯,稀土國際貿易爭端不斷等問題都在不同程度上困擾著稀土行業的發展。
在近幾年稀土市場發展跌宕起伏的形勢下,由瑞道金屬網主辦的一年一度的中國稀土市場研討會針對每年的稀土行業市場的發展做出詳實的分析及預測,今年,中國稀土市場研討會走過了4個年頭,已經是第四屆了。回顧這幾年,稀土市場“風雲激蕩”,中國稀土市場研討會也在這“風雲激蕩”中日漸成長。
稀土市場:繁華散盡滿瘡痍
在2011年的稀土市場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曾提出,稀土價格自2009年開始的暴漲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暴漲背後是產能過剩的開始。很不幸,該預言變成了現實。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稀土市場開始走低,到2012年,稀土供需關系已經完全轉變,供給量甚至達到數倍於需求量,稀土市場價格也急轉直下,在這個過程中,輕稀土首當其沖。到了2013年,稀土市場不但沒有大的起色,反而越發艱難。以稀土拋光粉為例,2013年,國內稀土拋光粉市場消費量約在2萬噸/年左右,國外稀土拋光粉市場以日本和美國為主,其消費量分別為5000噸/年、2000噸/年。而國內稀土拋光粉生產企業產能已接近6萬噸/年,即使80%的開工率,4萬噸/年的產量也遠遠超出市場需求。
從2011年到2013年,稀土市場經曆了繁華過後滿是瘡痍的過程。回顧這個過程,中國稀土業最大的教訓就是不吸取教訓,放任了價格的暴漲才引起了產能的過剩。由此可見,不管是稀土行業還是其他行業的發展,都必須以敬畏市場、按照市場規律辦事為前提,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價格、高利潤,因為這“兩高”所帶來的必然是產能的急劇增長乃至嚴重過剩。
稀土整合:生瘡後拔膿療傷
回顧2013年的稀土行業發展,“整合”成為其關鍵詞。2013年,稀土產業經營步履艱難的狀況並未好轉,需求方面,供大於求的格局也並未改變。
這一年中,不論是稀土的價格,還是稀土行業其它相關事件都進行的較為平緩,唯一不同的是,工信部聯合多個部委共同展開了對我國稀土行業整治的專項工作。
2013年6月14日至6月29日,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開展了2013年上半年稀土開采和經營秩序專項整治“回頭看”活動。在專項整治過程中,一些私礦和貿易囤貨商被打擊。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出席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第一屆會員暨理事大會時,曾明確表示,國務院有關部門將采取更為嚴厲的措施,結合稀土專用發票監控系統的實施,加大打擊稀土非法生產、黑市交易等專項整治力度,堅決處理一批典型案件。
另外,工信部2013年曾公布稀土第二批指令性生產計劃,其中礦產品46900噸,冶煉產品45150噸。本次指令性生產計劃公布方式較此前有較大變動。首先,原來由國土資源部負責公布的礦產品開采總量控制,此次由工信部協調統一發布;其次,原礦產品開采總量控制人為將其劃分為輕、重稀土,此次沒有進行區分。
2013年3月30日,江西贛州稀土集團正式運營,表明該地區稀土整合平臺的落槌。中國稀土整合主體形成南方的中鋁、五礦、廣晟有色、贛州稀土集團以及北方稀土整合主體的包鋼稀土為主體的格局。
2013年8月15日,八部委下發的稀土行業違法違規專項打擊行動,重點打擊以“資源綜合利用”為名,變相收購加工非法稀土產品的貿易企業。工信部以“專用發票”為線索,對國內涉及稀土的開采、冶煉分離和貿易企業進行大規模的專項排查,逐一登記。包括上海、北京等地稀土貿易公司在內的共計1594家企業被列入整治名單。
2013年10月29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小組初步支持日本、美國和歐盟對中國控制稀土出口關稅違反世貿規則的意見。這基本可以確定此次訴訟將以中國的敗訴而告終。中國的稀土出口限制很可能於2015年初放開,稀土行業面臨著采取市場化手段替代行政化手段以控制稀土供給的現實壓力。稀土大集團的整合以及規範稀土開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
結合上述多個事件,不論從政策還是外部原因來看,整合成為是稀土行業的主旋律。
擴大內需:療傷中止血生肌
2013年,全國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9.38萬噸(以稀土氧化物計,下同),冶煉分離產品計劃為9.04萬噸。全年實際開采量為8.04萬噸,冶煉分離產品產量為8.33萬噸,分別為計劃的85.7%和92.1%。稀土出口配額總量2.4萬噸(折合實物量3.1萬噸)。全年實際出口稀土配額產品實物量2.29萬噸,同比增長36.3%,出口金額6.03億美元。稀土行業營業收入769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利潤77.4億元,同比減少28.1%。
從海外市場來看,歐洲長期受債務危機困擾,失業率屢創新高,歐元區經濟很可能已經遭受結構性損害,短期內難以走出困境。美國經濟複蘇顯著,但速度緩慢,難以大幅帶動需求。曾經是中國稀土最大的進口國的日本,受中日釣魚島爭端的影響,2013年中國出口至日本的稀土總量一直處於下滑的狀態。在全球經濟複蘇腳步沒有加快的背景下,作為基礎工業原料的稀土消耗量僅維持在一個少量固定的剛需水平。反觀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也直接打擊了稀土下遊應用領域的需求。
盡管海外市場後市並不理想,但國內進行的稀土行業力度空前的整頓措施,還是給國內稀土市場的開啟帶來了希望。以稀土永磁材料為例,稀土永磁釹鐵硼是稀土下遊最大的應用領域,據了解,稀土永磁材料約占整個稀土應用的47%,該產品大量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在傳統汽車上有超過30個零部件需要用到永磁材料,而每輛混合動力車(HEV)較傳統汽車要多消耗5千克釹鐵硼;純電動車(EV)中,稀土永磁電機替代傳統發電機要多使用5~10千克釹鐵硼。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顯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由此帶來的對稀土永磁的新增需求將超過25000噸。
中國稀土,一種產值規模並非巨大但卻時刻影響著國計民生乃至國家戰略安全的礦產資源。中國稀土行業在經曆了2011年“生瘡”,2012年“感染”,2013年“去膿”的過程,2014年,中國稀土行業能否“生肌”?目前沒有答案。
為了探求這個問題的答案,2014年(第四屆)中國稀土市場研討會將如期在中國中重稀土重要產地江西省贛州市舉辦。本屆研討會舉辦方將邀請國內相關政府部門、國內外知名企業家、業內權威人士對2014年的稀土市場走勢及產業發展進行全面的剖析,結合國內與國際稀土發展形勢,針對全球稀土供應、需求、應用及各領域的發展情況與趨勢展開討論,屆時,與會的業內專家或許能給出該問題的答案。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