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欲借“朝鮮現天量稀土”敲打中國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2-07, 週五 13:58
- 作者 HJF
- 點擊數:302
近兩年來,“日本嚴重依賴中國稀土”在日本輿論場幾乎成了“心腹大患”,每一個可能打擊“中國對稀土壟斷”的消息都能獲得大量歡呼。
最新一個佐證是,1月22日,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刊登《朝鮮可能擁有世界三分之二的稀土》的消息稱,一家設在英國的私募股權公司表示,該公司已經在朝鮮首都平壤西北的定州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氧化物礦床。
報道說,2013年12月,這家名為SRE礦業有限公司的英國公司估計朝鮮礦含有2.16億噸稀土氧化物,包括輕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和稀土礦物。這將令目前全球稀土氧化物儲量增加約兩倍。理論上,這一發現可能會打破中國對稀土市場的控制,因為朝鮮擁有的稀土儲量將達到中國的逾6倍。
僅看這家日本媒體使用的“朝鮮擁有稀土儲量將是中國的逾6倍”的字眼,就足以看出他們是多麼地興奮,因為這一消息可以沖擊中國人的心理底線——今後中國在國際稀土市場的話語權將被嚴重削弱。而且,朝鮮“天量稀土”的發現,還會危及中國稀土在世界市場的份額。
日本新聞網日前援引美國夏威夷東西中心的研究員斯考特·布魯斯的話說,朝鮮的稀土量不僅能撼動中國在市場上的地位,還能改善朝鮮與兩個最大礦產進口國韓國和日本的關系。如果朝鮮能夠啟動這個項目,發展自己的工業,就很可能會促使它與鄰國的融合,並且不再是東北亞中心的黑洞。
其實,日本熱衷於報道朝鮮發現天量稀土,更像是他們針對中國的一場“輿論戰”,一方面包含了突破中國稀土壟斷的意味;另一方面是希望再一次掀起與中國鬥智鬥勇的稀土輿論戰。當然,這也反映出日本人的矛盾心態,既想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最終又不得不依賴。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想避開中國獲得稀土的願望太強烈了。
回過頭看,日本人曾不惜制造“日本在海底發現天量稀土”的假新聞來忽悠公眾。2013年4月5日,日本報紙《產經新聞》報道稱,東京大學副教授加藤泰浩的團隊在從太平洋海底78處距海面3500米至6000米的海底泥土中發現了礦物,其儲量相當於陸地1000倍的稀土礦礦床。日本科學家在檢測後說,這個礦床的稀土儲藏量是中國的10倍以上,能讓日本消費數百年。
這可是一件讓日本人高興的事情。不過,這一消息卻遭到了業界人士的質疑。他們指出,海底稀土儲量當於陸地1000倍的稀土礦?這不可能,什麼稀土礦能這麼大?即便真的在海底發現了大量稀土礦,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開發。
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日本對稀土是“饑不擇食”,海底發現稀土這種事適合新聞炒作,而不具實際操作性。海底稀土現在還只是一個概念,即使耗時數十年,資金投入巨大,最終也只是一場“白日夢”。
不可否定,近年來,日本在稀土上顯然十分受挫,特別是中國加強稀土出口控制後,他們急於尋找新的稀土來源。現在,他們之所以拿“朝鮮發現天量稀土”大做文章,顯然是想借機敲打中國。
之前的2013年10月25日,世界貿易組織(WTO)解決小組支持日本、美國和歐盟等對中國控制稀土出口關稅違反世貿規則的意見,批評“中國明顯加強了對稀土出口的限制”,貿易政策“不透明”。
我們可以從這些現象中看到,日本和美國、歐盟相互配合,正在對中國稀土出口進行反擊,一方面在WTO發起對中國稀土政策的訴訟,不斷“拿中國稀土說事”;另一方面日本媒體又大肆報道朝鮮發現天量稀土,今後日本將減少從中國進口稀土。
但日本人這樣做的底氣顯然不足。1月25日,日本報紙《日本經濟新聞》發表的文章也承認,朝鮮稀土儲量的確切勘探需要很高的技術,根據稀土類型,還要確定開采工藝、提煉和分離方式,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從這一點看,日本企業采購稀土時被中國掐住軟肋的狀況依舊沒有改變。
如此看來,我們只能理解為,日本媒體近來大量刊發“朝鮮發現天量稀土”的消息,只不過是炒作一番,讓輿論場熱鬧一陣子而已。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