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中的1130近防炮 它是國產軍艦的最後屏障

前些日子大熱的《紅海行動》已悄然下線,這部創造了36億元人民幣總票房的軍事題材電影成為了春節賀歲檔的最大贏家,近期也已在各網路電視平臺上映,家裡也能看到。看過電影的朋友無不對電影中我國054A海軍護衛艦上的兩座艦炮感到震撼,當最後敵人炮彈多方來襲之時,眼見護衛艦面臨危險,兩座艦炮快速開動,瞬間清場,化險為夷。

同樣是軍事題材的電影,如果說《戰狼2》中的冷鋒用廢舊彈簧床墊攔截火箭彈還有那麼點爭議的話,我國國產護衛艦能攔截敵人多方發射的炮彈,這種實力卻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對於一艘大型軍艦來說,這是其最簡單最基本的防護要求,而承擔這種防護工作就是艦上的那兩座艦炮,它是軍艦應對來襲炮彈的最後屏障。

1130近防炮圖片

據瞭解,《紅海行動》故事原型是我國2015年的葉門撤僑行動,當時執行任務的是中國海軍547號臨沂艦,這艘軍艦排水量4000噸,是海軍第12艘服役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裝備有76毫米主炮,2座三聯魚雷發射管,紅旗16艦空導彈和魚8反潛導彈共架垂發,一架直-9C反潛直升機,8枚鷹擊-83反艦導彈。艦上有2座1130近防炮,作為最後一道火力屏障。

1130型近防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小口徑近防炮,已經裝備了遼寧號航空母艦上作為近程防禦系統,也裝備在了我國海軍各種驅逐艦、護衛艦上。它主體有11個炮管,2個彈艙,一次能夠鎖定48或更多的目標,最大火力為每分鐘11000發,即每秒約166發,其射速大約是上一代730型近防炮的2.62倍,使用鎢芯脫殼穿甲彈。這種自動化武器受雷達控制,在軟體的控制下,可以自動向來襲目標射擊。

1130近防炮圖片

鎢芯脫殼穿甲彈以高比重鎢合金為主要原材料,因為鎢是最耐熱,也是密度最大的金屬之一,其密度可達到18g/cm3,是鋼比重的2.3倍,所以鎢合金制的鎢芯脫殼穿甲彈有很高的存速能力和擊穿能力,能在近程清除來犯炮彈,應對已經突破導彈防禦系統的炮彈時,1130炮通過發射密集的子彈陣摧毀敵方炮彈,以保護軍艦船體。

影片中,當武裝分子的10余枚107毫米火箭彈從山上飛向停泊在港口裡的臨沂艦,艦上1130近防炮系統及時捕獲了來襲的火箭彈,噴射出密集的30mm鎢芯脫殼穿甲彈,將來襲的10餘枚火箭彈逐一打爆,保護了艦艇的安全。而實際上,近防炮的真正實力不止於擋截這種扛在身上的低檔火箭炮,在真實的戰爭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應對敵方已經突破軍艦防禦攔截系統的反艦導彈,1130近防炮可以攔截以4倍超音速飛行的反艦導彈,特別是有可能突破雷達偵測的低空掠海導彈。

所以,使用每分鐘射速11000發的1130艦炮去攔截低速飛行的火箭彈,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算得上是大材小用,殺雞用到了牛刀。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