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3-01-29, 週二 17:22
- 作者 HJF
- 點擊數:1456
稀土金屬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因其獨特優異的性質而廣泛應用於高精尖科技和軍工領域。稀土又是我國的優勢資源,它的資源儲量、生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正因為此,稀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日益受到多方面的關注。
一、資源儲量分佈、潛力及其在國際上的地位
截 止2007年底,全國保有稀土資源儲量為8468萬噸(稀土氧化物,下同),其中,基礎儲量1840萬噸(其中儲量1720萬噸),資源量6628萬噸。 此外,在四川、廣東、湖北、雲南、湖南5省還有預測資源量506.4萬噸。我國稀土資源以地域和類型分成南(方)、北(方)、西(部)三大類。北方為混合 型稀土礦(氟炭鈰礦和獨居石),儲量集中分佈在內蒙古白雲鄂博鐵礦;南方為離子吸附型稀土礦,資源儲量分佈於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省(區),相 對集中在江西、廣東兩省。西部四川冕甯和山東微山兩地的稀土礦以氟炭鈰礦為主。
離子吸附型重稀土礦查明資源儲量81萬噸,其中基礎儲量9萬 噸;主要集中分佈在江西,59萬噸,占72%;和廣東,19萬噸,占23.5%。按平均46%的回收率,離子吸附型稀土僅夠開採8年。磷釔礦型重稀土礦查 明資源儲量8.6萬噸,其中基礎儲量1.2萬噸;主要集中分佈在廣西,3.7萬噸,占42.8%;廣東,3.5萬噸,占23.5%;以及江西,1萬噸,占 12.3%。混合型稀土礦(包頭礦)為我國稀土最主要工業類型,查明資源儲量7944萬噸,其中基礎儲量1767萬噸(包括儲量1727萬噸)。混合型稀 土礦主要集中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該區的混合型稀土礦資源儲量7754萬噸,占全國的97.6%。貴州居第二位,資源量150萬噸,占全國的1.9%。陝 西和甘肅也有一些資源量。
氟炭鈰礦輕稀土礦查明資源儲量394萬噸,其中基礎儲量56萬噸。主要集中分佈在四川(冕甯),130萬噸,占 33%;湖北,122萬噸,占33%;江西,33萬噸,占8.3%;和廣東,33萬噸,占8.3%;青海35萬噸,占8.8%。其他還有廣西,湖南,及山 東。山東(微山)保有資源儲量9.6萬噸,僅居全國第八位。獨居石礦物查明資源儲量67萬噸,其中基礎儲量6萬噸。主要集中分佈在湖南,查明資源儲量35 萬噸,占52%;廣東查明資源儲量18萬噸,占26.5%。由此可見,對我國輕、重稀土礦產資源若不實行開採總量控制,將在20年內失去其優勢地位。按儲 量計,我國稀土資源在世界上占第一位,即占世界稀土資源總量7820萬噸的22%,其他稀土資源大國是:俄羅斯和吉爾吉斯合計1900萬噸,共占 24.3%;美國1300萬噸,占16.6%;澳大利亞520萬噸,占6.6%;印度110萬噸,占1.4%;薩伊100萬噸,占1.3%;加拿大94 萬噸,占1.2%。
二、國內外市場供需形勢分析
一個時期以來,我國稀土工業超常發展,粗放式經營,過量開採,過量出口。為了 出口,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把“現代工業的味精”當土賣,也毫不在乎,而成為一個典型的過分依賴出口的畸形行業。從2000年到2006年,稀土礦產初 級產品(以REO計,下同)產量從7.8萬噸迅速發展到13.25萬噸,年均增長9.2%;其中,包頭礦(從鐵礦尾砂中再選)產量從4.8萬噸發展到 5.04萬噸,年均增長0.8%;氟碳鈰礦(主要產地在四川冕寧)產量從1.59萬噸發展到3.7萬噸,年均增長15.1%;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產量從 1.3萬噸發展到4.51萬噸,年均增長23%。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從6.6萬噸發展到15.7萬噸,年均增長15.5%。
國內稀土應用快速 增長,稀土應用總量由2000年的1.93萬噸增長到2006年的6.28萬噸,年均增長21.7%。稀土新材料的發展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稀土永 磁材料2006年產量41350噸,比2000年的7080噸增長4.84倍,年均增長34.2%;稀土螢光粉產量5871噸,比2000年的1100噸 增長433.7%,年均增長32.2%;稀土研磨材料產量6092噸,比2005年增長36.7%;各類車用尾氣淨化器產量約1000萬套,比2003年 320萬套增長212.5%,年均增長46.2%;貯氫合金產量15000噸,比2003年的4300噸增長344.8%,年均增長51.7%。2006 年出口各類出口稀土冶煉分離產品53313噸,比2000年的46700噸增長14.2%,年均增長2.23%;出口金額47823萬美元,比2000年 的31200萬美元增長53.3%,年均增長7.38%。2000年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的出口量約占當年總產量的71.9%,2006年已經下降到34%。
2006 年稀土磁體出口量達到11242噸,比上年增長28.5%;出口金額3.03億美元,出口量占當年產量的27.2%。為了進一步保護資源,推動稀土行業健 康發展,從2007年起,國家將稀土礦產品和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列入指令性計劃管理。其中,稀土礦產品指令性計劃生產指標總量為131780噸。各產區分配 指標分別為內蒙古自治區75000噸,福建省5000噸,江西省20000噸,湖南省780噸,廣東省10000噸,四川省21000噸。產區指標的分配 明顯地朝綜合利用包頭混合型稀土礦傾斜,而大大壓縮了離子型稀土礦的生產量,同時嚴格控制四川氟碳鈰礦的產量。2007年稀土礦產品實際生產量 120800噸,比上年下降8.83%。其中,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產品產量為45000噸,比上年略有下降,但超計畫生產9220噸。四川礦區由於亂采濫挖 及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而進行停產整頓,氟碳鈰礦產量只有6800噸,比上年下降81.6%。包頭混合型稀土礦產量69000噸,比上年增長37%。國內消 費量72550噸,比上年增長15.6%。
稀土新材料的發展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其中,稀土永磁材料2007年產量50800噸,比上年 增長22.85%;稀土螢光粉產量8481噸,增長44.5%;稀土研磨材料產量7523噸,增長23.5%;各類車用尾氣淨化器產量約1085萬套,增 長8.5%;貯氫合金產量18600噸,增長24%。各類稀土產品出口配額4.54萬噸,實際出口量為4.54萬噸,比上年下降14.8%,出口金額 76377萬元,比上年增長59.7%。總的趨勢是,國內消費需求大幅增長,出口配額逐步減少,但隨著國際市場稀土產品出口價格的大幅上揚,出口效益明顯 提高。
三、我國稀土礦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1.採礦選礦和冶煉分離產能嚴重過剩
目前全國輕稀土採礦生產能 力高達22萬噸(含50%REO),處理輕稀土精礦能力38萬噸,輕稀土冶煉分離能力11萬噸,其中,以包頭礦為原料的冶煉分離能力8萬噸,以四川礦為原 料的冶煉分離能力3萬噸。南方離子吸附型稀土礦開採能力6萬噸,冶煉分離能力在6萬噸以上。全國稀土礦采選綜合生產能力高達44萬噸,稀土冶煉分離總能力 達到20萬噸,遠遠超過實際生產的需要。
2.佈局決策分散與低水準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嚴重
四川礦以氟碳鈰礦為主,與以氟碳鈰 礦和獨居石為主的包頭礦所含的稀土種類差不多。四川礦過早過度盲目的開發實際上是低水準重複建設,並最終引發出一系列嚴重問題。首先是地方小企業甚至民采 無規劃的亂采濫挖造成了采富棄貧、漏采壓礦等嚴重的破壞資源浪費資源問題;嚴重的亂采濫挖給這個礦未來有計劃的大規模深部開採帶來了極度的困難。利用四川 礦生產提取出口市場所需的鈰與釹後,剩下的大量鑭鐠鈰混合稀土(占總量的40%)成為釹鈰生產中的副產品被大量堆積甚至拋棄,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而 在另一方面,在大量使用四川礦的情況下,包頭礦的用量減少,使得目前包頭混合型稀土礦的實際回收利用的稀土還不足開採量的10%,另外的90%以上的稀土 資源進入尾礦庫保護性堆存,堆存量已經超過千萬噸(REO)。但是,由於選過稀土和未選過稀土的尾礦並沒有分別進行堆存,稀釋貧化嚴重,特別是管理不善造 成當地眾多小選廠選礦污水和其他廢水的大量排放,對未經選稀土尾礦的污染十分嚴重,為今後的利用人為地設置了巨大的困難。
南方離子吸附型稀 土礦的過度開發造成的亂采濫挖、采富棄貧、采易棄難、丟礦壓礦等資源浪費現象大量存在,由落後的、大搬山式開採和池浸提取工藝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和環境 污染問題也十分嚴重。後來,在一些礦山推廣採用先進的原地浸礦技術,資源利用率有很大提高,但由於原地浸礦技術的應用需要一定的地質條件,並非所有的離子 型稀土礦都適合。因此,池浸作業在南方的許多離子型稀土礦山依然存在,該工藝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現象在整體上講並沒有從根本上好轉。據有關材料,目 前離子型稀土礦採用原地浸出工藝的企業只占20%,資源利用率在70%左右,而採用落後的池浸提取工藝的企業卻占80%,資源利用率不足40%,有的甚至 只有25%。
3.產業集中度低,產品趨同率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目前,全國有重稀土礦山企業20家,其中,中型1家,小型18 家,小礦1家;輕稀土礦山企業104家,除了包鋼稀土1家為特大型外,還有中型企業6家,小型55家,小礦42家。稀土冶煉分離產業集中度更低。全國稀土 冶煉分離總能力雖已達到20萬噸,但分離廠的數量也達到120多家,單廠稀土冶煉分離能力只有1300噸/年。其中,REO分離能力超過5000噸/年的 僅有6家,超過或者接近2000噸/年的約有13家,大部分企業的REO分離能力為500-1500噸/年。絕大部分分離廠的設備和控制水準低,單台設備 生產能力小,科技開發力量薄弱,產品品種單一且互相雷同,產品收率平均低於國外先進水準3~5個百分點,成本高,產品批量小,品質均一性差,品質不穩定, 還常常與大廠爭原料搶市場。
4.出口過量,競爭無序,價格失控
我國稀土產品出口量占世界出口總量的80%以上,本應具備調控 國際市場的能力,但由於多頭出口,互相壓價競銷,價格忽高忽低,難以控制。長期以往,一些稀土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還必須賤賣。例如,20年前螢光極氧 化釔售價是80-100美元/公斤,現在只賣10美元/公斤;20世紀90年代中期氧化釹外銷價約18美元/公斤,現在只賣7美元/公斤。稀土產品出口的 無序競爭,導致戰略資源流失,企業和國家的經濟利益也遭受嚴重損失。
5.稀土產品出口管理的不科學,稀土配分的差異性特點被錯誤地利用,造成大量寶貴的稀土資源在開發中被嚴重浪費
我 國南方和北方稀土資源儘管在稀土成分上有很大差異性,稀土配分差別分大,但各種稀土元素均有一定的含量,也就是說,南北方稀土資源在稀土成分上有一定的互 補性,而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互補性還很強。例如,包頭礦的稀土配分為(超過或接近5%,下 同):La2O327.22%,CeO248.73%,Pr6O115.31%,Nd2O316.63%,離子型稀土的江西龍南礦的稀土配分 為:Gd2O35.69%,Dy2O37.48%,Er2O34.26%,Y2O364.1%,而江西尋烏礦的稀土配分則 為:La2O329.84%,CeO27.18%,Pr6O117.14%,Nd2O330.18%,Sm2O36.32%,Gd2O34.21%,Y2O310.07%。
但 是,由於稀土生產和出口管理的不科學,制度設置不合理,並未按照各類稀土礦床的稀土配分與市場需求安排生產量,也未按照實際產品的可供應量安排出口,出口 配額安排的簡單化與無計劃性,出現“市場價格高利潤大的,大家就一窩蜂地拼命生產拼命出口,市場價格低利潤小的,就無人願意出口願意生產”的現象,結果, 高價格維持不了幾天就會急劇回落。就這樣,中國的生產商和出口商為追逐利潤總是被外商牽著鼻子跑,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稀土品種因無人問津而只能當土賣。 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形同虛設。
四、我國對稀土礦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現行政策
國家在1991年將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列入保護性開採的 特定礦種。近年又採取控制稀土礦產開採總量、稀土生產總量和減少出口總量等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措施。例如,國土資源部1999年5月發出通知,對稀土等8個 礦產暫停頒發採礦許可證;稀土礦產品的生產正式納入我國礦產資源規劃範疇,2005年公佈了被允許開採稀土礦產的企業名單,從2006年開始下達稀土礦產 品開採總量控制年度生產指標及其分省指標;在控制稀土出口方面,國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對稀土產品出口實行配額管理。2004年國家有關部門共同制定 並發佈《稀土產品出口目錄》,在2005年取消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出口退稅政策與加工貿易政策後,又在2007年初出臺對所有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徵收10%出 口關稅的政策。為了嚴格控制稀土礦產品的生產,並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經國務院批復的《2008—2015年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將稀土礦產品2010年和 2015年的開採總量控制調控目標分別被確定為12.2萬噸與14萬噸,國家的重點礦產開採總量控制調控措施實際上已經覆蓋全部稀土礦產,而不是僅僅限於 南方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總的看來,這些政策措施是很有成效的,稀土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企業經濟效益普遍好轉,達到了限產保價的規劃目標。
五、政策建議
我 國稀土礦產存在著嚴重的生產過量和出口過多與不合理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從整個稀土資源統配的角度,加以統籌考慮,妥善安排生產和出口,妥善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有人認為要禁止出口。我個人認為,既無必要也不可能。稀土資源與其用量相比,在世界上並不稀,也不缺,許多國家都有豐富的稀土資源。即使象離子吸附 型稀土礦,在巴西、印度與澳大利亞這些地處熱帶的國家,也完全具有相同的成礦地質條件,找到這類稀土礦也並非難事。稀土礦產的采選與分離技術並不複雜,比 如俄羅斯和美國,這些國家要想掌握稀土的采選與分離技術,我看是易如反掌。中國之所以從諸多稀土資源大國中脫穎而出,並擊敗對手成為世界稀土第一生產大國 與出口大國,關鍵在於我國掌握了成本較低的開發技術,稀土生產成本也較低。出口過多,固然造成了寶貴稀土產品的價格過低,造成了稀土資源的大量流失,但如果出口過少,或者禁止出口,勢必會促使世界其他稀土資源大國對其國內稀土資源的開發。而且,由國家宣佈禁止稀土出口,也不符合WTO規則。
稀土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