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死 夢還在 印度入股越南鎢礦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12月7日,一架印度無人機入侵中國領空,然後墜毀,媒體普遍認為,這是繼洞朗撤軍之後,印度方面對中國的又一次侵犯。有意思的是,許多印度媒體還在報導中別有用心地提到另外兩件事:一是前不久,印度陸軍參謀長公開說,印度不能自滿,必須要為戰爭做好準備;二是在1962年,中印曾有一戰。

印度入股越南鎢礦圖片

這也間接擺正了一個事實,自洞朗事件結束後,阿三犯我中華之心未死,或許中鎢小編也可以另一個側面來推測這個事實。就是近期,印度國家礦產開發公司NMDC正在世界各地積極尋找鎢礦,並將於2018年1月與越南馬山集團達成諒解備忘錄,之後將開始從越南的Nui Phao鎢礦購買APT,並收購該礦約5-10%的股份。

鎢是一種重要的軍事資源,可用於武器、子彈、裝甲彈、裝甲坦克,導彈、戰機、戰艦、核彈等。一國的軍工實力強不強,跟鎢資源有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印度有銅礦、有鐵礦,還有鈾礦,就是沒有鎢礦,唯一的拉賈斯坦邦鎢礦已關閉有些日子了。沒有鎢,印度的軍工製造業就難以發展,也就只能購買美俄武器,也可以說造成今日印度武器裝備“萬國雜牌”的現象不單是其軍工研發水平不濟,沒有鎢礦也是主因之一。

但是剁手般的買買買無疑會令印度政府風雨飄搖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莫迪政府也不想一直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美俄宰割,在“凱子”之路上越來越迷惘,於是發展本國的軍工製造業成為了莫迪日思夜想的追求。只是目前,印度的鎢製品市場充斥著再生鎢,過往只注重價格,能用次的就決不買好的習慣使用印度軍工產品質次量缺,連本國軍隊都嫌棄個沒完。例如穿甲彈,再生鎢和原生鎢的穿透性能就千差萬別。於是,一心想要複製中國模式的莫迪老頭也不得不注重格局,開始在世界各地佈局鎢資源。據瞭解,澳大利亞、越南、坦桑尼亞等地都是莫迪心儀的目標。

印度入股越南鎢礦圖片

為何小編會將印度海外收購鎢礦的消息上綱上線,其實從洞朗事件後的種種跡象表明,邊界爭端很有可能會再次發生,目前印度所認為的主要軍事威脅除了巴基斯坦外,就是中國。而且印度對於中國的藏南地區始終是虎視眈眈,建公路,修堡壘,加強相鄰附屬國實控、近日的無人機越界也是其打擦邊球的表現。印度真正不敢造次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軍工實力優勢明顯,但這並不代表莫迪政府就會就此屈服,從此收手,老頭正為下一次造勢積蓄力量。從經濟形式上分析,民用領域的再生鎢製品已經足夠用了,而印度需要的是高品質的原生鎢礦,用以生產高品質的軍工產品,所以對於印度的野心絕不能有任何輕視。

越南馬山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鎢礦開採商,近幾年的年產量約占全球金屬供應總量的10%。印度國有礦業公司和印度金屬合金領域的專家也已經簽署協議,將採購鎢礦用於戰略防禦領域。鎢金屬對國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它對製造用於武裝部隊的鎢基重型合金彈藥系統至關重要。印度鎢的供應非常有限,而且由於在經濟上不可行,所以不能開採。中國是鎢的最大生產國,產量超過世界產量的80%,但印度將中國視為對手,以後產生爭端,鎢礦供應必將被切斷,這也是為何印度積極佈局越南,澳大利亞和非洲鎢礦的主要原因。

印度入股越南鎢礦圖片

據瞭解,印度為了戰略目的需要每次年大約250噸至300噸的鎢酸銨,為了滿足需求,國有背景的NMDC會嘗試收購Nui Phao鎢礦約5-10%的股份。錢是印度人的,礦是越南人的,怎麼折騰我們管不著。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未來的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人口大國,並擁有世界最大的青壯年階層,由於平均教育水準不高,在工業4.0時代,印度可能已經錯過了享受人口紅利的最佳時機,大量失業的青壯年將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屆時,要麼其國內動盪要麼向外擴張轉嫁矛盾,戰爭就是轉嫁其國內矛盾的主要途徑。也因此,小編從不懷疑印度的狼子野心,善用我們已有的鎢鉬稀土等優勢戰略資源,全力發展國防科技工業,拉開與印度的軍工優勢,是我們必須堅持和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