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顯示,今年國資重組整合的進程在加快。據統計,目前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籌劃涉及國資重組整合的重大事項,頻率與幅度明顯強於去年。 5月以來,已有近20家上市國企停牌籌劃重大事項,顯示國資重組整合已進入密集運作期。
重組一向是資本市場永恆的主題,如何看待其中蘊含的投資機會與風險?昨天接受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國資重組整合主要在行業和地方國資層面,投資者應選擇行業前景較好、地方國資重組力度較大、殼資源相對乾淨的公司進行分散投資,同時在炒作國資重組題材時應注意防範風險。
近百家公司籌劃國資整合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案例較去年同期增加80%,而其中有近百家上市公司籌劃涉及國資重組整合如整體上市、資產注入、定增募資等重大事項。此外,央企併購也風生水起。今年以來,彩虹集團整體併入中國電子,華糧物流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糧集團,東風汽車重組福汽集團。
進入5月份,更有近20家上市國企宣布停牌籌劃重大事項。近日有消息稱,由國資委牽頭擬訂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基本成型,不排除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據悉,新方案至少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將國企改革方向與行業發展需求深度結合,另一方面是進一步加大利用資本市場力度,通過收購、增發、注資等重組方式推動國資整合。
對此,長城證券併購部總經理尹中餘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的國企改革還存在種種問題,現階段深化國企改革非常有必要,併購重組一定要以市場化為導向,不能靠行政手段簡單的拉郎配,尤其是要製定全盤的國企改革方案,在國企改革中適當地引入民間資本,這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是有益的。
如何看待今年上市國企重組整合進程的加快?
“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代表了經濟轉型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東北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王國兵昨天表示,“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加快重組整合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產能過剩,企業盈利出現下降。第二是企業集中度不夠,規模經濟不足,企業效益低下。第三是加速國企重組還存在自身原因,一方面國有企業同樣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另一方面跟國有企業改革和治理結構調整相關。在國有企業兼併重組過程中,民營資本將有機會參與,實現國有經濟的適度退出。”尹中餘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去年11月份證監會把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行政許可審核情況公示後,併購重組的效率大大提高。據了解,目前每一單的審核時間不超過20個工作日。
部分行業重組整合蘊機會
對於國資重組涉及的主要方向,昨天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行業重組整合與地方國資整合。
行業重組整合方面正在提速。早在今年1月份,工信部等十二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以汽車、鋼鐵、水泥、船舶、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醫藥行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加快推進企業兼併重組。
據悉,3月份以來,國資委多次和鋼鐵、有色、煤炭、石化、裝備製造、汽車、建材、造船、輕工、紡織等十大重點行業協會進行開會研討,要求這些行業協會根據各自行業情況編寫“產業佈局及央企在行業轉型中地位和作用”的報告,並上報國資委。
為何管理層積極推進上述行業的整合?對此,東北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王國兵昨天表示,上述行業如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整合有利於淘汰落後產能、實現去產能。此外,有利提高集中度,促進企業效益提高和創新,實現產業升級。
“軍工行業的重組整合也是重點之一。”一位不願具名的華泰證券分析師表示,“軍工資產證券化呈加速跡象。目前證券化比例最高的中航工業集團提出至2013年實現80%的集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其地軍工集團證券化率也存在很大提升空間,如航天科工集團、航天科技集團、兵工集團、兵裝集團旗下均有多家上市公司,相信在未來集團的產業整合中,上市公司將成為資本運作的核心平台。”
上述行業的整合是否蘊藏投資機會?海通證券策略研究員吳一萍昨天對記者表示,“目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如鋼鐵、煤炭、有色、水泥等已進入衰退期、盈利前景不妙,預計市場反應不會太熱烈,如寶鋼收購八一鋼鐵,邯鋼和唐鋼整合為河北鋼鐵,都沒有得到市場的追捧。”
吳一萍認為,電子信息、醫藥、農業、零售、家電等行業國資的壟斷並不是很強,且行業的前景看好,顯然蘊含一定的機會。
地方國資重組風起雲湧
說起國資整合,地方政府無疑是重要推手。最近幾年,各地方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均提出加快國資證券化的目標,並鼓勵整體上市。受此影響,上海、武漢、北京、廣東等地的上市國企重組整合均推進得風生水起。
在這場地方國資整合的浪潮下,上海國資無疑走在前列。早在2009年,上海國資旗下大集團陸續推出整合方案,而目前錦江國際集團、百聯集團、上海汽車集團、上海交運集團、上海城建集團、上海建工集團等多個集團的整合均告完成。此外,今年上海多家國資背景的公司紛紛籌劃重大事項。 4月初,城投控股確定引入弘毅投資作為戰略投資者,飛樂股份停牌籌劃重組,本週一,上海機電、上海電氣同時發布停牌公告稱控股股東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
今年2月4日,深長城收到控股股東深圳市國資委函——其擬轉讓所持有的深長城不超過總股本24.75%的股份,這被市場解讀為深圳國資地產重組拉開序幕。而去年,鹽田港、深深寶、農產品均一度停牌宣布籌劃重大事項。
武漢國資的重組也並不甘於人後。去年底,武漢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均剔除重組方案,但再度被股東們投出的多數反對票而被否決。不過,長江通信、烽火通信、光迅科技則順利進行了第一步整合。
如何把握地方國資重組的投資機會?對此,海通證券策略研究員吳一萍認為,從目前看上海國資已整合得差不多,機會不大;深圳國資整合的空間相對更大,部分有整合預期的深圳本地股值得關注。
上述華泰證券分析師則認為,目前看廣東國資的證券化比率相對較低,其整合重組的空間較大,在“十二五”規劃中,廣東國資委需要將目前20%的證券化率提高至60%,廣東國資也為此搭建了廣晟、廣弘、廣新、廣業四大國資重組平台,省屬國資集團未來證券化發展方向最為明確,未來不排除向其所屬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甚至整體上市,因此可重點關註四大國資集團旗下尚未大規模注資的上市公司如星湖科技、風華高科、廣弘控股等。
“重慶國資重組也值得期待。”昂諾投資胡紅偉認為,“目前還沒有實現整體上市的重慶國企是未來重組的目標,比如化醫集團系的渝三峽、建峰化工等,此外太極系旗下三家公司的重組預期也非常迫切,太極集團、桐君閣、西南藥業上週就因為重組傳聞而股價一度大幅上漲。”
重組炒作風險機會並存
資產重組是股市永恆的題材。然而,其中因重組落空後大跌的個案也不少見。記者昨天採訪的多位分析人士均指出,部分重組股或許能帶來暴利,但是把握難度較大,投資者不可盲目炒作績差重組股,要謹防重組落空帶來的巨大風險。
東吳證券分析師劉增軍對記者表示,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類公司的投資機會:第一是大股東實力強且有優質資產注入預期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業績容易得到提升;第二是已經被實力強大國企收購且存在資產重組承諾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一般有重組的時間表,風險相對較小;第三是在行業重組中效益較差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具備一定的殼資源;第四是已出台區域性特殊國資整合政策的當地效益較差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地方政府整合力度較大。
“部分ST類個股如果國資大股東實力較強,不排除為了避免旗下上市公司退市而採取各種手段出手保殼,預計會較大力度地刺激市場的神經。”海通證券策略研究員吳一萍認為, “但是重組股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重組時間和注入的資產情況,因此投資其中往往也面臨不小的風險。”
昂諾投資胡紅偉則認為,“由於目前監管層對內幕交易等嚴格審查,一些股價大幅上漲、明顯異動的個股即使停牌,最終不排除因涉嫌內幕交易而重組被叫停,然後復牌後股價大跌,對此投資者應有清醒的認識。對重組股的投資只能以小搏大,分散投資,而且要在低位的時候介入,耐心等待,選擇的個股流通市值要適中、國資股東背景要雄厚、自身的資產負債情況相對較好,這類個股或許有一定的機會。”
鎢產品生產商、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以上新聞是基於該公司新聞,若用於投資,僅供參考,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