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市場築底反彈 鐠釹金屬上漲1萬元/噸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14, 週四 17:12
- 點擊數:245
2024年3月14日稀土行情
國內稀土市場整體呈現築底反彈的格局,其中氧化鐠釹和鐠釹金屬價格分別約漲3,000元/噸和10,000元/噸。這主要是由於下游用戶逢低採購積極性有所升高以及利好消息不斷出現,促使供應商報價試探性上調。
2024年1-2月中國稀土製品價格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14, 週四 15:14
- 點擊數:220
據中鎢線上瞭解,2024年1-2月中國稀土製品價格整體表現欠佳,即輕稀土均價與重稀土均價同比都下滑,且下降幅度較大。
5.85億元!有研新材出售有研稀土43.72%股權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13, 週三 17:29
- 點擊數:243
近日,有研新材發佈公告稱,公司同意向中國稀土集團轉讓其持有的有研稀土51,515,120股股份(佔有研稀土總股本的38.72%)的轉讓價格為51,827.64萬元,向中國有研轉讓其持有的有研稀土6,651,512股股份(佔有研稀土總股本的5%)的轉讓價格為6,691.87萬元。
北方稀土擬向華美公司增資20億元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13, 週三 16:01
- 點擊數:197
2024年3月9日,北方稀土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向公司全資子公司包頭華美公司增資20億元,為其提供項目建設所需資金支持,為專案建設按計劃推進提供保障。
稀土市場企穩運行 氧化鈥價格上漲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13, 週三 14:45
- 點擊數:246
2024年3月13日稀土行情
國內稀土市場企穩運行,主要是由於供應商規避成本收益倒掛意識升高以及利好消息不斷釋放。今日,氧化鐠、氧化鏑和氧化釓價格分別暫穩在367,000元/噸、1,840,000元/噸和164,000元/噸左右,而氧化鈥價格約漲5,000元/噸。
稀土市場弱穩運行 氧化鋱價格站上5400元/千克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12, 週二 16:00
- 點擊數:232
2024年3月12日稀土行情
國內稀土市場整體維持弱穩運行,在供應商讓利意願減弱和下游用戶買興情緒仍偏低的影響下,場內交投活躍度較低,新增訂單較少。當前,鐠釹金屬、氧化鋱和52M釹鐵硼毛坯方塊價格分別盤整在425,000元/噸、5,400元/千克和201元/千克左右。
氧化鐠、鐠釹金屬、氧化鋱最新價格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11, 週一 18:44
- 點擊數:261
2024年3月11日稀土行情
周初國內稀土市場整體呈現漲跌互現格局,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主流輕重稀土產品價格走勢略有不同,即鐠釹價格繼續下跌,而鏑鋱價格止跌企穩。其中,氧化鐠價格約降4,000元/噸,鐠釹金屬價格約降10,000元/噸,氧化鋱價格約漲50元/千克。
本周稀土價格震盪下跌 鐠釹金屬降幅近6%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08, 週五 14:19
- 點擊數:231
2024年3月8日稀土行情
本周國內稀土價格整體呈現震盪下跌趨勢,主要是歸因於市場利空氣氛較濃、利好因素支撐能力有限。值得一提的是,本周鐠釹價格走勢為先降後穩再降,而鏑鋱價格走勢為先降後漲再降。其中,氧化鋱和氧化鏑價格分別徘徊在5,350元/千克和1,830,000元/噸左右,由此可說明在此位置,氧化鋱和氧化鏑價格有較強的生產成本支撐力。
1.68億!中色股份向中國稀土轉讓中色南方稀土41.56%股權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08, 週五 11:26
- 點擊數:314
2024年3月6日,中色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了北京產權交易所的通知,公開掛牌期間征得一個意向受讓方中國稀土集團,經北京產權交易所審核,確認中國稀土符合受讓條件。2024年3月4日,雙方就轉讓中色南方稀土41.56%股權簽訂了《產權交易合同》,交易價格為168,262,930元。截至本公告日,中國稀土已經向北京產權交易所足額繳納保證金5,047.8879萬元。
稀土漲跌互現 氧化鏑上漲2萬元/噸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24-03-07, 週四 11:46
- 點擊數:269
2024年3月7日稀土行情
國內稀土市場整體呈現漲跌互現格局,其中鐠釹金屬價格約降5,000元/噸、而氧化鈥和氧化鏑價格分別約漲5,000元/噸和20,000元/噸。這主要是由於下游以長協採購為主、供應商惜售挺價意識普遍較高以及少數下游用戶逢低採購積極性有所升高。